腸病毒感染症簡介(Enterovirus)


腸病毒
腸病毒係濾過性病毒之一種,可分為克沙奇病毒A群、B群 、小兒麻痺病毒、依科病毒及其他腸病毒。此種病毒世界各地均有,常於夏季、初秋流行,可經由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、糞便、飛沫等途徑傳染,多發生於十歲以下之小孩,雖有成人個案,但很少見,人群密集處,易發生流行。


臨床症狀
潛伏期約為三至五天,大多數感染者,並無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,而大部分病例過了幾天之後即會自然痊癒。典型症狀為口腔、手掌.腳掌出現水泡、潰瘍,可能合併發燒。病程為七至十天。極少數個案,有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、腦炎、心肌炎、心包膜炎、肺炎、麻痺等併發症。尤其新生兒及小嬰兒感染者偶而會發生電擊性病毒性休克症候群,侵犯多種器官,死亡率很高。


診斷及治療 :
(1)
只有經由實驗室檢驗,才能確定診斷是由何種腸病毒引起,但是,病毒之分型對於治療並無助益。
(2)
絕大多數症狀輕微者,予以症狀治療即可。對於極少數有併發症之個案,則採對症療法。請洽可信賴之,小兒科醫師診治。
(3)
病患於身體免疫力克服感染後即逐漸康復,但病毒仍可經由糞便排出,持續數周之久,而致感染他人。
(4)
如出現持續或反覆高燒、嘔吐、嗜睡、不安.意識不清.活力不佳.咳嗽、呼吸急促等非典型症狀,或有任何疑義,請儘速就醫。
(5)
有關免疫球蛋白之使用,因其效果尚在試驗階段,同時必須考慮其可能之潛在危險,故應由醫師審慎評估。
(6)
腸病毒感染後,免疫力可持續一段時間 ; 對於不同型之腸病毒,亦可有短期之交叉免疫。
(7)
有關例行預防接種之問題,特別是兩個月大嬰幼兒,請於接種前洽請醫師審慎評估。


預防方法
(1)
目前腸病毒中除小兒麻痺病毒外,沒有疫苗可供預防。
(2)
請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,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。
(3)
家中如有病患,症狀輕微者,請在家隔離,以免傳染他人。並請多休息,適當補充水份。
(4)
加強個人衛生,請常洗手。
(5)
加強居家環境衛生及通風。
(6)
如有學童罹病,應建請家長予以請假暫勿上課,以免傳染其他學童。
(7)
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腸病毒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之可能,但孕婦須避免感染,以預防生產時感染給新生兒。


行政院衛生署 印製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高雄保母小雅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