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最佳筍友介紹



 


竹筍為禾本科,種類繁多,主要竹種包括桂竹、孟宗竹、麻竹、綠竹、烏腳綠竹5種,竹筍為其統稱,台灣竹筍總栽培面積約7000公頃,全省平地和高山地帶,均有分布。不過綠竹筍喜暖潮濕的環境,所以綠竹筍主要產地在新竹以北地區,約佔70 %,嫩筍除可鮮食外,並可加工製筍乾和罐頭,暢銷國外。


竹筍所含熱量不高,因此有人認為它是最沒有營養的食物,其實竹筍含豐富的纖維質和蛋白質、糖類、磷、、維生素。竹筍營養價值高,為低糖、低脂肪、高膳食纖維的食物,對於幫助消除體內堆積的脂肪與刺激腸胃蠕動、預防便秘及腸道疾病很有幫助。


每年5~10月是綠竹筍主要產期6月是第一期產峰,8月則是第二期產峰,端午節後、立秋前,是綠竹筍最佳賞味期。



綠竹筍等級


筍:甜度最高,纖維最細,適合做涼拌沙拉料理。


品質最好的綠竹筍,筍殼帶點金黃色,筍身彎曲像牛角形狀,長度約一個手掌大小,剛採下來的新鮮綠竹筍尾部是鮮白色,看起來很漂亮。




筍:脆度佳,和排骨熬湯最美味


品質比上筍略差,因已過上筍採收期,故比上筍略長,彎度也不顯著,重點是筍尖會出青,因為它已露出土壤,筍尖準備要長成竹子,會帶有一些苦味,用滾水煮過30分鐘可去除苦味。







筍:適合滷或熬湯


品質較差的綠竹筍,因為超過黃金採收期太久,所以筍身成筆值形狀,長度也比中筍更長,出青部分也延長至筍身中段,所以苦味更重,但纖維度較高,一般都會將筍尖切除,僅保留前半段來熬湯或滷肉。





 
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高雄保母小雅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