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民健康局孕產婦關懷中心(J)
上架日期:2012/11/01


:::
大部分的寶寶,不論媽媽吃什麼食物都沒有什麼反應,一般建議媽媽維持平常的進食型態(包括進食種類、量及次數),不要刻意吃大量的特定食物(如:把牛奶當開水喝)。寶寶可能對媽媽食物中一些蛋白質過敏。牛奶、豆、蛋及奶製品、麥、玉米、花生及堅果都可以造成上述問題。寶寶也可能在出生時喝過一兩餐配方奶,就產生對牛奶蛋白質的過敏。

判斷寶寶食物過敏的方式
寶寶哭鬧的原因很多,您需排先除其他導致寶寶哭鬧的原因,其中有一項是對媽媽進食的食物過敏,但通常會有其他表現。通常在媽媽吃入某種特別的食物的30分鐘到24小時內寶寶會有反應,包括:
•無法解釋,即使增加餵奶次數也無法安撫的長時間哭鬧。
•解血便、腹瀉。
•濕疹、風疹塊(蕁麻疹)、紅疹。
•咳嗽、喘鳴、鼻塞。
•眼睛紅或癢。

如果媽媽第一次吃這種食物引起寶寶的反應,通常在停掉食物的24小時之後,寶寶的症狀就會改善。如為平常就在吃的食物,暫停該食物2到3週後,寶寶症狀改善。

如果寶寶症狀改善,但是隔一段時間,當媽媽再進食相同食物,寶寶又出現相同的症狀時,才比較確定可能是對媽媽進食的食物產生反應。建議媽媽可以作一份食物紀錄的日誌,詳實紀錄食物的項目和食用的時間,以及寶寶出現的症狀與出現的時間,作為推測食物過敏原的參考。

寶寶對媽媽食物過敏的處理方式
唯一的方式就是媽媽暫停進食該種食物。如果是一種新的食物或是一下子吃很大量而讓寶寶產生反應者,寶寶的症狀可能在2到3天內就得到緩解。但是如果是媽媽平常就在吃的食物,可能至少需要2到3週的時間,寶寶的症狀才會改善。

牛奶及奶製品是我們最常看到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,有的寶寶只要媽媽不喝牛奶3-4週後,症狀就明顯改善。有些對牛奶蛋白高度過敏的寶寶,媽媽可能要避免所有奶製品的食物。此時媽媽應注意鈣質的攝取。

有時少量的攝取(如優格、起司)及輪流的食譜(多種食物輪流間隔一段時間再吃)也可以減輕寶寶的症狀,且避免媽媽飲食上過度的限制。通常比較容易引起寶寶症狀的食物隔長一點時間再吃比較好。

參考資料:國民健康局母乳哺育網站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高雄保母小雅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